一、发源史
众所周知,成立于1802年的美国杜邦公司是一家历史底蕴悠久的科学企业,其实杜邦家族同样也是美国最古老、最富有、最奇特、*的财富家族。除了后来持续200年的鼎盛家族史,早在这200年前杜邦家族就已经在法国声名显赫。20世纪90年代,据统计杜邦家族就已经手握1500亿美元的财富,家族中一共出了250个大富豪,50个超级大富豪,他们用从火药上获得的巨额财富和遍及全球的商业脉络,建立了一个既可以生产原子弹,又兼具生产尼龙丝袜的商业帝国。
然而一手兴建这样一个商业帝国的庞大家族,起初竟然是难民出身。家族在皮埃尔时代开始逐渐参政,并掌握一定话语权。就在整个家族风光无限的时候,一场巨大革命让往日风光无限的家族跌落泥潭。
1799年杜邦家族漂洋过海抵达美国后,尝试过多次创业,不过最终全部折戟。就在整个家族陷入生存危机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老杜邦的小儿子伊雷内·杜邦发现,美国的火药质量非常差,简直无法跟昔日在法国见识的火药对比。拥有敏锐市场嗅觉的伊雷内·杜邦正好十分喜欢化学,于是他决定开办火药厂。1802年伊雷内购置了*的生产设备并投资在特拉华州威明顿市白兰地酒河畔创立了杜邦公司。从此,杜邦公司基本上与美国同步,开始了长达二百多年的光荣之旅!
二、发明史
杜邦公司虽然以化学起家,但是却非常注重产品研发,产品除了火药制造外,非常多元。早在“杜邦中兴三巨头”时期,就已经建立了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大力发展新兴领域,积极拓宽公司的产品线。
截至目前,杜邦的商业版图依然能窥见这个古老又富有的家族的实力。杜邦在全球拥有40多个研发及客户服务中心,在11个国家成立35个独立实验室,发明尼龙、莱卡纤维和高效安全的制冷剂等上千种创新产品,琳琅多元的发明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中。
汽车喷漆 Duco---1924
1924 年杜邦发明了快干型汽车喷漆 Duco。薄膜和喷漆融合的技术,使汽车喷漆的干燥时间从几周缩短到几小时。流水线上跑出一辆汽车的时间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汽车涂上更多颜色也成为可能。
通用研发实验室负责人查尔斯•凯特灵当年就把 Duco 漆运用到了生产线中。1950 年代,通用已经成为全世界规模*的汽车公司。之后,浮华的汽车设计师哈利•厄尔让通用的 50 款车型拥有 500 种配色和内饰设计。通用总裁斯隆将这种艺术发挥成 “灵活报废” (Dynamic Obsolescence)计划,打败了 1920、30 年代最强劲的对手——福特。
防潮玻璃纸食品包装——1927
1923年,杜邦从一家法国公司获得玻璃纸生产权后成立了杜邦玻璃纸有限公司。4年后杜邦的研究人员黑尔·查尔查使得玻璃纸能够防潮,使玻璃纸从简单的装饰性包装材料成为大受欢迎的有效的食品包装材料。
合成橡胶--1928
1920 年代杜邦想要充实自己的研发力量,从哈佛大学研究所挖到了 Wallace Carothers 。1928 年他成功地人工合成了橡胶。由于绝缘性,它被广泛用于电缆保护套的生产中。在国内,因为材质耐磨,它主要用来生产鞋底和建筑涂料。
高效制冷剂--1930
1930年杜邦(DuPont)公司一个叫小托马斯·米奇利(Midgley Thomas Jr.)的机械工程师和化学家经过两年近千次实验,发明了—氯氟烃 CFCs 与含氢氯氟烃 HCFCs 制冷剂(CFC-12,R12)。一系列卤代烃制冷剂相继出现,杜邦将其命名为氟利昂(Freon)。热力性能优越,无毒、不燃、易液化,能适应不同温度区域的工作流体,显著改善了制冷剂的性能,大大促进了制冷剂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热泵和中央空调行业的广泛应用
尼龙--1935
1935 年左右,杜邦实验室负责人 Wallace Carothers 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完善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尼龙细丝。1938 年 10 月 27 日杜邦公司正式宣布可以人工合成这种纤维。1 年后,尼龙投入工业生产。
更重要是的,随着制袜工艺的发展,1940 年杜邦利用尼龙织料开始制造高筒长袜。产品推广期间,杜邦甚至要求所有部门的女秘书们每天都要穿尼龙袜上班。当年 5 月 15 日尼龙袜*卖出了 7.8 万双。
特氟龙--1938
1938年,杜邦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Jackson实验室中,化学家罗伊·普朗克特(Roy J. Plunkett)博士在意外发现了聚四氟乙烯。这种材料涂在子弹头上会增加弹性,增强穿透力。由于摩擦系数低以及易于清洁,1944 年量产以后,特氟龙更多作为生产水管的辅料,主要在内壁上。后来马桶也使用这种材料。
但 1954 年法国工程马克·格雷瓜尔的妻子柯莱特突发奇想,把丈夫用来防止钓鱼线打结的材料,抹到了自家的煎锅里,这成了不粘锅的开始。此后,特氟龙让不粘锅占领了厨房。
应用最广泛的人造纤维:涤纶、晴纶--1940
涤纶和晴纶,都是杜邦 1940 年代发明,1950 年代量产的人工纤维。几乎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纤维。
涤纶,在 1980 年代被引入中国时,有两种叫法:的确良和的确凉。因为这种衣物皮肤触感凉爽而且耐穿。而晴纶又被称为人造羊毛。
1942-1945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1942年6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了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并签署了关于杜邦公司全面协助曼哈顿计划的契约:杜邦公司负责全部计划所需工程的设计、建造、安全转运,并享有关于研究与制造原子弹的所有技术。
为了配合这项工程,杜邦公司全体职工六万多人,向西搬迁了四千多公里。整个原子弹的研发制造过程,都是在杜邦公司的汉福德核工厂内完成,但是对于这项工程,杜邦仅象征性地收取了一美元。
柔性电子材料:迈拉(Mylar)--1950
能用马克笔标注地点的光滑地图,它表面那层塑胶。和 NASA 宇航服隔热层用的是同一种材料:塑胶薄膜 BoPET 。杜邦和另外 2 家公司一起在 1950 年中期发明了这种材料。
1964 年美苏太空竞赛期间,杜邦负责为美国宇航局的回声 II 号卫星,提供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绝缘散热薄膜。
1952年,纺织纤维部成立
开发出一种特别结实、耐用的塑料薄膜杜邦MYLAR聚酯薄膜,使用范围包括录音带、紧密包装和电力绝缘材料。新成立的纺织纤维部的业务非常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开发出新的防皱,洗后不用熨的合成纤维,如杜邦Dacron和杜邦Orlon丙烯酸纤维。
压出来的纤维:Tyvek(特卫强-撕不烂)--1955
这是从塑料(聚乙烯)中自己跑出的絮状物。1955 年某天碰巧坐在实验台边的研究员 Jim White 发现了这种烯烃材料。由于防水性好以及耐磨隔热,建筑外墙涂层和疫情中医生穿的保护服大多是这种材料制成的。更方便的是,材料成型不用混入布料中织制,而是直接压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 Tyvek 做成的纸,除了防水还很难用手撕开,剪刀也剪不动。2005 年美国设计师 Terrence Kelleman 第一次尝试用 Tyvek 做纸钱包。甚至做出了单品潮牌 Mighty Wallet。杜邦折叠钱包也随之走红。
莱卡(Lycra)--1960
莱卡,发明之初被叫做斯芬克斯纤维。因为这种纤维极具弹性,可以伸展至材料原有长度的 5 倍。而希腊神话中斯芬克斯被想象成能掐死人的怪物。希腊语源中,它的意思是拉紧。
莱卡却相当友好,参到天然织物里,衣服不会皱又极为贴身。
1960 年代,另一场象征着女性解放的大腿革命中,膝盖以上 20 公分的迷你裙迅速流行。而搭配着穿的莱卡连裤袜让性感丝袜也再次流行了起来。
莱卡作为杜邦全资子公司英威达中的一个品牌,在 2004 年被卖给了科氏工业。今天这个品牌更多地在卖运动服。最有名的大概是泳衣。而英威达至今仍是世界上*的纤维生厂商。
凯芙拉--1965
美国化学家 Stephanie Kwolek 1964 进入杜邦实验室,负责带领研发团队寻找轻型的复合材料。1 年后,他们发现了凯芙拉。强度达到了钢纤维的 5 倍。
这类坚硬而耐热的材料除了被用到航空器和大型船舶上以外,*的用途是防弹。它制作的防弹衣已经通过了美国 15 家警局的测试。美国不少军用装甲车和头盔也用到了这种材料。
现在,连极限运动爱好者都用上了“凯芙拉”标签的护具,要比普通护具贵上十倍。
尼龙的副产品:Nomex(诺美克斯)--1967
这是一种烧不起来的纸。250 度高温下,材料仍然可以保持稳定。1967 年杜邦将之投入生产后,主要被用制作消防队员的隔热服和面具。另外,追求速度的赛车和军用飞机驾驶员,也得穿这种材料的衣服。因为质感挺括,被拿去做挂历纸,也让 Nomex 商标一度为大众知晓。
丝质尼龙:Qiana(可丽耐)--1968
1968年开发出杜邦可丽耐面材,该材料是无缝隙材料,防污、防刮和防烫,可用于柜台表面,水池、和其他建筑材料。
《搏击俱乐部》里 Brad Pitt 穿着 Vintage Disco 衬衫
迪斯科(Disco) 1970 年代风靡全美。和舞曲风格的音乐一起流行起来的,还有 Qiana 材质的衬衫。
在日常生活中,它则被藏起来了。比如放在相机里的摄影胶片,或者*音响中的振动膜。迈拉其实是注册商标名,现在所有者是一家杜邦合资的日本公司。
宇航保护服--1969
人类*登月宇航服材料25层有23层来自杜邦。
杜邦为海滩娱乐制造了橡胶浸渍的沙滩鞋、沙滩球以及橡皮筏,为体育馆制造了巨大的橡胶顶棚,为看台制造特种人造革座椅。杜邦还用人造革生产茶杯垫、留声机箱、高尔夫球杆、冰激凌容器、旅行睡袋。
1990年,杜邦同美国默克成立医药合资企业。1998年,杜邦收购了美国默克制药公司在合资企业中的股份,并*推出了每天只需服用一次的治疗艾滋病的新药Sustiva。
1997年,杜邦收购了*的种子生产公司先锋种子国际公司的部分股份,贯彻落实公司的生物农业战略。